双11拉开了败家季的序幕,天猫仅用13个小时打破了去年全天的销售记录,随即阿里的市值突破3000亿美刀。话说每个成功男人身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而马云的身后则是一群丧心病狂的“败家娘们”。但这些似乎都与传说中火得一塌糊涂的智能硬件没太大关系。
沉默的大多数
近两年来,国内外都推出了很多炫酷的智能产品,举着颠覆的大旗甚嚣尘上。随着互联网公司各大巨头的强势插足,所有人都认为智能家居的春天来了,从业者们也终于从数十年的爆炒概念中走了出来。
如今智能硬件的品类丰富是不容置疑的,无论是可以武装到牙齿的各种可穿戴设备,还是占领房间每一平米的周边配置,智能硬件应有尽有,大有带来新一轮生活革命之势。所以资本市场对此表现出来的热度是可以令人理解的。但那些真假难辨的n轮融资,对产品认可度非常局限。俗话说市场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双11就是市场的缩影。如果从整体上要对智能硬件在双11的表现做个评价。两个字——呵呵。
凡事先看好的一面
作为最先被普及的智能硬件,扫地机器人一直深得人心。天猫上的扫地机器人品牌在这次活动中基本上“全家总动员”,降幅平均维持在200左右。日交易量是平常的3—7倍。从数据上看,勉强对得起“光棍节”这个日子。另一个反应良好的品类则是空气净化器,不过空气净化器的良好是表现为细水长流的节奏。价格上没有明显的降幅,只是借着购物潮的东风,日销量有可识别的提升。
扫地机器人面世以来,直击消费者的g点。哪怕经过多年的市场普及,ta还是我们第一次见到ta的那样。跟现在那些“屌爆了”的智能产品比,人们都不好意思将ta贴上智能的标签。但无论是从品牌的多样化还是市场的普及率,扫地机器人一直还没有看到追身而来的后浪。而空气净化器的繁花似锦必须要感谢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壤。如果apec蓝能持续给力的话,空气净化器的明天可能就没那么蓝了。
说好的跳楼价呢?
如果说不以跳楼为目的的降价就是耍流氓的话,那些不降反升的厂商,你们是想闹哪样呢?还有那些降0.01元的厂商,你们是来逗比消费者的么?不过还好有jawbone和fitbit出淤泥而不染,向着降500的节奏就去了。当然,360儿童手表也很给力,在价格涨了41的一天之后,立即悬崖勒马,火速降了42。可谓“用心良苦”。
至于那些曾经抢尽风头的智能插座、wifi音箱、智能灯泡、智能摄像头、智能路由器、智能遥控们,从动静上看,在双11中基本上充当了长尾中的长尾这个角色。当然这跟厂商的产品周期相关,毕竟大家买期货都已经买麻木了。为那些错过双11的厂商表示遗憾的同时,实在想弱弱地问一句,价格战是不是打不起了?
臣妾为什么做不到
无论是从降价幅度,还是从账面流水,智能硬件在双11交出的答卷真心令人不忍直视。这里面既有历史的遗留问题,也有厂商们作死的原因。略懂经济的人都知道,金融学里有一个概念叫边际成本。所以当生产量发生变化的时候,单位产品的成本也是发生变化的。如果不考虑机会成本的存在,可以理解为一个产品产得越多,ta的成本就越低。这差不多就是规模经济的精髓了。
自从小米用性价比撕开手机市场的口子,跟风者一时风起云涌,真以为满世界都是风口。相比于其他日常消费品,电子消费品的特点是成本更透明,使用周期较长。特别是在山寨盛行的中国,很难在没有情怀和资本的双重保障下做出直击人心的产品。这是用户体验的悖论。
试想一个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透着屌丝气息的产品,怎么可能赢得主流消费者的芳心?而如果没有消费者趋之若鹜地为产品买单,又谈什么规模经济?也许有人灵光乍现,难道不能抱成团,一起涨价有钱赚?这估计是数着苹果每个零部件的价格,然后摸着肾想出的馊主意,在对这种心理严重不平衡表示理解的同时,烦请百度品牌溢价的概念。
希望在田野上
当然,不得不承认的是,众筹的推广,以及创客们的热情将更多的可能性带到了消费者的身边。无论是传统厂商还是创新团队,虽然造物的动机不同,没有人会认为自己的产品会成为智能大潮的炮灰。有厂商甚至在消费者表示体验很差时,义正言辞的说道:“这已经是现在能做到的最好水平了”。听上去好像没哪里不对,但实际情况是,如果说给传统产品插上智能的翅膀,在做了加法的同时,大幅度的削弱了产品本质的话。除非这翅膀能让人下不来地,要不然没有人会买单。
双11每年都有,一时成败也论不了英雄。只是面对稍显尴尬的市场热度,大大小小的操盘者们可以保持思考。要知道用户体验的逻辑和市场经济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麻木地跟风和自以为是需要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是面对滚烫烫的弱水千亿,难取一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