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金融云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银行业“求变”之日,国产数据库“破局”之时 | 雷峰网-亚博电竞网

作者:周舟
2021/01/06 19:21

2020年已逝,我们在网络上留下的一切痕迹都将被存档。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产品——数据库。

我们在朋友圈保存的文字和视频、在银行中储存的数字化财产,我们对整个社会的管理、对经济社会的维持,都是在成千上万个数据库的帮助下完成的。

于银行而言,数据库是“生命线”,它存储着银行多年来收集的数据信息,包括用户的财务隐私、银行的交易记录等重要信息。

然而由于传统数据库在技术边界、成本、可控性方面与时代技术、银行业务创新需求而言越来越不相匹配,同时由于采购数据库的来源单一,银行一直陷入非常被动的处境,急需市场上出现更多类型的数据库产品和厂商。

被卡住脖子的银行

一位业内资深的数据库专家最近感慨:数据库,是银行“命脉”,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非十年起步不可,非大厂不行。

1989年,oracle正式宣布进入中国市场,很快成为银行从业者眼中数据库的代名词。20多年来,银行等金融机构只信赖和使用oracle数据库,金融拼的是长跑、谁活得久,而不是快跑、谁花样新。对于把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的很多银行从业人员来讲,oracle一直是第一选择,而新兴的国产数据库厂商只是“备选”。

“用oracle就是安全,时间和太多的实践经验证明了这一事实。”平安银行分布式数据库技术负责人李中原坦言。

想在金融这一领域和oracle这样经受过时间验证的数据库厂商竞争,国产数据库厂商并不轻松。 

腾讯云副总裁李纲表示,“在和银行客户交流的时候,大家都信任oracle,他们认为如果一个问题如果连oracle都解决不了,那其他厂商也没办法。”

对于国内数据厂商来讲,oracle的强大和不可替代性,成为他们绕不开的话题。而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因为长期使用oracle,他们形成了较严重的路径依赖,轻易不会更换数据库。除非出现了新的业务场景,而现有的技术不能很好解决,否则很难让银行下定决心。

“毕竟系统的迁移和重新建设,需要大量成本。”李中原说道。从单机变为多机群体,故障发生的故障发生的概率和维护成本都会加大,这对整体的系统运维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在这种情形下,2020年中国数据库软件市场规模200亿元,oracle等海外厂商市场占有率超过了80%。 

此前,《科技日报》总结出了中国35项被外国“卡脖子”的关键技术,数据库位列其中。

但是,和oracle等国外数据库厂商相比,国产数据库长期以来在安全性和可用性上,不具备足够的竞争力。采购来源单一使得银行不仅要付出更高昂的采购成本,还时时受制于人。

2020年5月,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工业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檀结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几千家银行,核心交易系统几乎都采用了甲骨文或ibm的数据库产品。

云厂商“破局之路”

oracle在银行业的影响力依然强大,但是云计算的出现,使得oracle帝国坚固的城墙有了一丝缝隙。

云计算,让国内外互联网巨头嗅到了打破oracle常年霸占数据库领域的契机,各大互联网巨头云厂商拔地而起,2006年亚马逊aws成立、2009年阿里云成立、2010年腾讯云正式对外提供云服务。

有业内人士认为,oracle数据库无疑是一个伟大的产品,但它和新兴的云数据库厂商相比,在成本和易用性上开始显露疲态。

腾讯云的李纲认为相比oracle等传统数据库,云化数据库有成本低、容易扩容两个特点:

一:云数据库是分布式的,它的硬件要求、它的成本很低,任意一台x86的pc服务器就可以运行。

二:云数据库是横向扩展的。因为云数据库是分布式的,所以理论上它的横向扩展能力是无限的。而用传统数据库的客户,当面临业务数据有了非常大的增加时,可能要再买一台大型机。

目前,中国有几千家银行,每个银行所处的阶段千差万变,金融科技能力也呈现不均衡的发展状态,即使同一家银行的不同业务它所要的技术需求也迥然不同。

广阔的市场和部分可以超越传统数据库的技术优势,给了国内数据库厂商和oracle数据库竞争市场的机会。 

就拿腾讯云为例,它便一步步通过在金融领域的深挖,获得了不少银行订单:

2013年及以前,腾讯内部计费业务,以及微信支付(财付通)成立,使得腾讯数据库在偏金融的场景中获得了初步的锻炼。

2014年,腾讯牵头成立的民营银行——微众银行成立,腾讯集团第一次将数据库产品tdsql,放进银行的核心系统中。这是腾讯云第一次“吃螃蟹”,从此正式开始了向金融行业拓展客户的步伐。

2019年,张家港行将其核心业务系统放在了腾讯云tdsql数据库上,这是传统银行第一次将传统核心系统应用在国产分布式数据库。

从腾讯云数据库的发展路线可见,互联网云数据库厂商一般先从自身偏金融业务开始,再尝试向互联网银行发展,最后将数据库产品应用并赋能到张家港行、平安银行等传统银行。

其中,微众银行和张家港行在使用腾讯数据库产品时,又有所不同。

微众银行是新成立的银行,一开始便用的是分布式数据库,不存在之前已有数据库更换的问题。但是张家港银行等中国大部分银行,本身有自己集中式的数据库。从集中式数据库到分布式数据库,这其中涉及到一个迁移的过程。

而“大机下移”相关业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国产数据库厂商需要重点攻坚的对象。

银行业“求变”,国产数据库加速发展

张家港行和平安银行选择国产云数据库厂商这一现象,看似“不走寻常路”,其实是整个银行业正在积极求变、努力“上云”的一个缩影。

基于云计算的应用程序,比传统系统提供更多的连接和功能,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因此获得新兴技术和高端技能。李纲认为:“用分布式技术,所有的架构对客户来说都是透明的,客户可以在上面加持自己的应用、灵活的去发展。”

前不久,平安银行信用卡的核心系统完成切换投产,这一新核心系统也采用了国产数据库。

关于平安银行为何放弃oracle,选择国产数据库厂商,李中原表示团队内部也经历了非常多的讨论。

“信用卡这个项目在立项之处,平安银行就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专门研究选型的问题。在数据库的选型上,选择oracle的呼声最大,但最终通过各种论证,平安银行最终选择了腾讯云tdsql数据库。”

在选型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让所有员工思想统一,另一方面需要把技术方案的优劣递交给上一级的领导“敲板”。

李中原认为有三个原因,让平安银行最终选择了腾讯云tdsql数据库。

第一,云数据库的横向扩容能力,让平安银行可以快速的进行自动化扩容。

第二,兼具同城多活和数据强一致性。同城多活方案会给业务系统设计带来更大复杂度,跨机房服务调用带来的耗时增加、带来成本上升,但是腾讯云数据库很好的平衡了这一点。

第三,腾讯云可以在自动运维上给予平安银行支持,比如在oracle数据库上,平安银行如果要部署一个几百套数据库的集群来做统一管理是很难达成的目标。

成本,也是平安银行推动更换数据库的原因之一。

李中原表示,“从硬件建设来看,把大型机扩容到目前tdsql同等规模处理能力,仅此一项需要多花费大约几亿元;而从后续的维保角度,每年大型机的维保费用也更高。”

使用分布式数据库,对于巩固平安银行整个系统的稳定和培养分布式数据库方向的人才也是一个很好的“试验场”。

“整个分布式集群的产品组件非常多,精通掌握每个组件其实很困难,我们着力把这些做得更加自动化,我们团队几十人,每个人对系统的掌握不一样,但是自动化可以最大限度保证系统运行和维护的效果是一致的。而这对于员工来说,就需要更深入的学习、接触更大的技术面。而同时,tdsql的运维自动化能力也让后续的运维工作更加方便。”李中原说。

目前,有许多实力较强的银行已经展开对内部分布式数据库的人才培养计划,2020年8月,中行便在亚博平台app下载官网上宣布对“软件中心2020年云计算与分布式技术培训项目”进行采购,培训人数多达上百人。

一场“银行数据库国产化”浪潮

随着国内云计算技术的发展,银行有了更多数据库产品上的选择。

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指出,将有计划、分步骤地稳妥推动分布式数据库产品先行先试,形成可借鉴、能推广的典型案例和亚博电竞网的解决方案,为分布式数据库在金融领域的全面应用探明路径,确保分布式数据库在金融领域稳妥应用。

除了平安银行等全国性商业银行、张家港等地方性城农商行、微众银行等新成立的互联网银行外,四大国有银行其实更是走在了变革一线。

比如在2020年7月,中国农业银行分布式核心银行客户信息系统便顺利投产,完成全行8.37亿个人客户信息数据下移和应用重构,实现架构转型升级;

2020年9月,中国工商银行采用国产数据库,其对公理财系统完成从大型机到分布式架构的改造,在同业中率先实现大数据体系由传统架构向自主可控、分布式架构转型。

国有大行系统的业务体量非常巨大且并发极高,天然会有对新技术架构的需求。他们也可以深度地和batj等互联网巨头旗下云厂商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合作。

而随着互联网乃至5g、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将有更多银行出现单一集中式架构无法较好满足某项业务的场景,这就推动着银行拥抱新的架构、选择更符合业务发展的数据库产品。(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银行业“求变”之日,国产数据库“破局”之时

扫码查看文章
亚博电竞网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