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关村的 3w coffee 人来人往,声音嘈杂,如果你单纯想喝咖啡,稍作休闲,那也许不是个好主意。
当然了,置身其中的 3w 空间,让它更多体现的是创业孵化器属性,那里是创业者们梦想的集散地和起始地。坐在那里聊天的,也许无外乎投资人、创业者或者他们的客户。总之,很难有闲人了。
在那里,常见的是,两三个人组队就可以成立一家公司,但只要你的想法靠谱,不乏会有投资人跟你一拍即合,然后顺利拿到融资,搬到更为宽敞的写字楼里。
在创业初期,ucloud 也曾属于驻扎在 3w 的一支创业团队,他们在那里度过了一段创业岁月,5 年过去,它已经成长为 700 多人规模的云计算公司。
1.
上周,他们也在那里办了一场媒体沟通会,联合创始人华琨向包括雷锋网在内的几家媒体讲述了公司近期的发展状况和战略布局。恰巧的是,百度举办的云智峰会上刚结束不久,百度云自然是一个不可避免要谈论的话题。
从 ucloud 总体发展战略来看,它提出 cba 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也就是以云计算为依托,整合大数据为 ai 提供服务。而百度云的发展理念则为 abc 模式,也即以 ai 为中枢,然后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将 ai 在各行各业落地。
华琨认为,百度其实是 all-in ai,云计算只是提供支撑能力,不会是它的发展核心。不过,根据雷锋网此前报道,从百度云发布的一系列产品来看,“云服务显然被安置在了现金牛的位置”, 它被设置为在整个 ai 战略中起核心作用的位置,其分量不可谓不轻。
况且,“未来在中国至少有三朵云,bat 都能做成”,即便百度云介入云计算是一个“迟到者”,但对于这个市场,百度显然是有野心的。
不过,华琨也提到,“每家实行的策略不一样,你可以看到每一家的特点。现在阿里是一个大而全,腾讯是防御的策略,也是跟的比较紧。你看其他京东网易都有自己行业属性特点,比如京东可能更擅长在电商上布局。”一句话概括,也就是各家的经营策略会有所不同。
那么,ucloud 在这场角逐中如何体现自己的优势?在华琨看来,云计算首先需要时间的积累,而 ucloud 已在此耕耘五年;其次,他强调 ucloud 在一些细分行业、产品上的差异化。
“差异化”是他在对话中谈及最多的特点。但几乎所有的云计算公司,包括百度云也称要做出差异化,ucloud 的差异化具体体现在哪里?
“最重要的当然是要选出目标客户,跟巨头掰手腕,只有在细分领域。”华琨告诉雷锋网,云计算的发展在互联网的渗透率已经比较高了,这块市场几乎被早先入局者瓜分,接下来的博弈更多是看怎么切入传统行业。传统行业目前都有 it 化转型的需求,这并不难理解,这种看法与其他云计算的创业者似乎别无二致。
也许换种说法是,应该依靠此前自身的优势积累和品牌影响,在已有的领域做深度挖掘,然后开拓不同的业务场景。比如在零售领域,永辉超市、百联、大润发等都是 ucloud 的客户,而这些客户在业务上跟阿里有直接竞争关系,所以如华琨所言,ucloud 除了能通过产品亚博电竞网的解决方案能满足客户需求外,在这些应用场景中,客户所在意的中立性是个加分项。
2.
在传统行业,除了需要 it 化转型外,同样也需要大数据和“ai 化“,ucloud 也随即进行了新一轮战略升级,把目光放在了上述两个领域。
2015 年,ucloud 就开始提供 gpu 云,把 gpu 做到虚拟化,以便发挥云计算的集约化、按需使用的特点。
今年,他们围绕基础服务推出了 ai 训练平台,在 ucloud 自身云计算的基础上,以降低 ai 公司的计算成本。其次,他们还提供了 ai 在线服务,以满足现在更多应用场景在线化的需求,包括像人脸识别在安防领域的应用。
针对某些传统企业或者政府对数据比较敏感的应用场景,ucloud 则推出了一款名为安全屋的产品。以往ai 公司需要派算法工程师到这些机构或者企业里,然后这些单位把数据在私有环境里给到 ai 公司,还要搭建一个专门的训练集群,最后把算法模型交付给用户。
这个过程耗时耗力,而安全屋是通过区块链、堡垒机、审核流程等手段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做到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客户可以安全、便捷、灵活地进行数据分析和交换。
由于这些传统企业或政府机构都比较在意数据安全,华琨表示,“我们挺在意中立性,所以要提供的是一个上不碰应用,下不碰业务的 ai 服务平台。”
在此基础上,ucloud 与 ai 公司进行合作,基于积累的客户资源,帮助 ai 企业走到行业应用当中去,尤其是那些需要 ai 技术的传统行业。
具体而言,在产品上做深度集成,“ ai 企业可以直接把数据源部署在 ucloud 云平台上,方便直接获取,并且能够在线调优算法模型。”华琨说,“而亚博电竞网的解决方案的集成,就是能帮助企业把他们 ai 技术应用到行业客户上去。”
3.
就整个云计算市场发展来看,云计算市场呈井喷式发展,根据工信部发布的《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规划(2017-2019)》,2015 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为 1500 亿元,2019 年预计达到 4300 亿元。但实际上,整个云计算市场并不明朗。比如,虽然业内人士大多看好公有云市场,但就目前这个节点而言,公有云和私有云哪个更有“钱”途,在业内并没有达成统一。
以私有云市场为主的青云 qingcloud,2016 年已实现千万级人民币净利润,其创始人,“虽然公有云市场是未来,但那是三十、五十年以后的事,现在这块市场主要做的是长尾市场,做一个赔一个”。
但显然,以公有云市场为主的 ucloud 有不同的看法。“我不认为公有云是亏本的,因为它本身从模式上是有创新的,能把很多资源集约化,同时通过软件管理的方式让它能够效益最大化,所以对运营它的企业一定是有毛利的。”华琨说。
“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是挣钱的。”对此,他也向雷锋网透露了他们的盈利状况: 今年 6 月份开始,ucloud 已经实现单月赢利,时至 8 月,已盈利过千万。
对于公有云的发展现状,华琨认为公有云的创业期已经过去了。“现在基本上你没有 1 万台服务器,5 到 10 万台虚拟服务器已经是没有办法,这是一个基准线。”如果低于这个规模门槛,他认为其他创业公司就很少有机会参与未来公有云的竞争。
不过,私有云市场由于它更加安全可控,也更多被传统企业的一些场景所青睐,而 ucloud 如果要切入传统行业的细分场景,它就不会白白放过“来钱更快”的私有云市场。因此,他们跟硅谷 openstack 私有云开源技术平台 mirantis 在去年合资成立了一家私有云公司,公私双线并行。
在公有云市场,在他看来,ucloud 是唯一一家能够在体量上跟巨头们竞争的公司。“但是必须要作出差异化。”华琨再次强调,他们首先还是会从目标客户的选择上做出差异化,比如在擅长的移动游戏等互联网行业进行“深耕细作”,然后在新零售和新金融、多媒体等传统行业进行扩展。
当然,在开拓海外市场上,跟大多数云计算公司一样,ucloud 已经在俄罗斯、韩国、泰国、美国等地区布局, 它也在日前公布台北数据中心即将开放,在全球的数据中心总量将达到 21 个。而对于海外市场的业务情况,华琨介绍说,每个月以百分之二三十的速度在增长。
前有阿里云、腾讯云要追赶,同时有金山云、百度云、青云等一众公司群狼环伺。总之,在尚不明晰的国内云计算市场,ucloud 要想保持或者扩大自己的优势不会轻松。